广告位联系
返回顶部
分享到

一家“毒”大,男版小红书的困局

前沿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何涛 发布时间:2019-05-09 08:32:03 人浏览
摘要

文/何涛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莆田工厂大部分的顶货(可以过验的假鞋)被毒等平台拿走,只给我们600双,根本不够卖。 李林在咨询某位相熟的假鞋店主时,对方如此说道。 最终李林花了980元在假鞋店主处购买了一双Air jorden 1,至于为何不去毒等知名

       文/何涛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莆田工厂大部分的顶货(可以过验的假鞋)被毒等平台拿走,只给我们600双,根本不够卖。"  李林在咨询某位相熟的假鞋店主时,对方如此说道。

  最终李林花了980元在假鞋店主处购买了一双Air jorden 1,至于为何不去毒等知名二手鞋交易平台平台购买,李林告诉Tech星球,在这里还能确定买到顶货,去毒App平台甚至存在A货。

  李林所说毒平台假货多并非个例,近期越来越多投诉也表明情况属实。去年8月有媒体报道,一位用户在毒App上买了一双NikeAirmore液态银,收货后却收到鉴定结果为假货。2月,有网友表示,在毒App上购买某款球鞋经鉴定为假货。另有网友称该平台卖假货被发现后,给300元作为封口费。而在次之前,毒App也因为假货问题登上来了《1818黄金眼》。

  对于平台假货问题,毒App回应称作为第三方平台,毒App不涉及供应采购,他们主要提供鉴定服务,是售假的天敌,鉴定过程难免出现少量误差。从回应中可以看出,毒App官方将假货的出现归结为鉴定失误。

  不少用户在互联网平台爆料反馈,毒App交易产品中除了存在假货问题,平台鉴定结果也被质疑,另外佣金比例太高、订单被随意取消、扫货炒卖等问题,经常在鞋迷社区和交流论坛中被反映。

  刚刚获得新一轮融资,估值超10亿美元风光无限的毒App公司,也正在迎来平台假货、交易机制受质疑等一系列麻烦,而这些问题也将是毒App能否成长为男版“小红书”的关键。

  从“直男最爱”到突然爆红的毒App

  随着球鞋文化的大众化,Sneakers(球鞋爱好者)也正在增多,当篮球鞋的定义不仅是运动需求,进而演变成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商品时,所爆发出来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在中国球鞋市场,虎扑社区具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其“孵化”出的二手鞋交易平台毒App也成为球鞋领域的头牌App。

  在2018年双十一期间,毒App一举超越淘宝,京东等软件,登上了总排行榜的第4位和体育类下载排行的第1位,成为去年“双十一”最大的网购平台黑马。但对于其他并不是Sneaker的“吃瓜群众”来说,毒到底是什么?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17年8月,软件由体育营销公司虎扑旗下的上海识装信息科技推出,是一款主打正品运动潮流装备交易和球鞋潮牌真伪鉴别,同时兼具互动图片社区功能的软件。

  虎扑最早作为篮球论坛出现,如今被网友们戏称“直男大本营”,通过自家子品牌的识货网积累出的球鞋鉴定经验,为广大的球鞋爱好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毒App也可以看做虎扑在男性种草市场做出的一种尝试。

  在毒App的用户数据上可以看出,3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到了86%,年轻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更为冲动和自由,与潮流化不谋而合,因此随着年轻一代的消费升级,潮牌消费会在年轻人消费观中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男性消费市场越来越被重视,对于绝大多数男性消费者来说,对品牌忠诚度高,极度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观念,也制约了毒App的知名度,真正引爆毒App流量的事情发生在2018年11月。

  拥有4500万微博粉丝的王思聪在发布抽奖信息时,要求关注毒App。在顶级流量的帮助下,毒App一夜之间便成为苹果Appstore体育类第一名。同时有数据显示,毒APP在2018年每月GMV已经接近2亿元。

  毒App作为球鞋市场平台,通过C2B2C的模式,扮演中间鉴定方和平台方的角色,将买卖双方精准对接。具体来说,买家拍下球鞋后,卖方需要自己发货到毒平台,经过鉴定后,再由毒寄送给买家。毒目前的盈利模式是抽取卖方成交价的7.5%-9.5%作为佣金,以及收取买家的鉴定费(5元/件)。

  毒App的业务模式与国外的球鞋交易平台大体一致,在国内也不乏竞争对手,例如nice,有货UFO等。目前民间流传着一家“毒”大的说法,今年3月毒App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140万。

  但毒APP显然不满足只做球鞋交易,从目前毒App的平台交易种类来看,其正向男性消费市场拓展,对于数码产品,手表以及少许的奢侈品也有所涉猎,毒App正在逐步扩大自己的品牌经营范围。但从数据上看,目前非球鞋商品还没有完成很大规模的交易额,毒APP对于更广范围的男性消费市场,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切入点。

  假货难除是模式原罪还是有意为之?

  在流量疯狂增长以后,毒平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根据艾媒网公布的消息来看,从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消费者对毒App的投诉数量多达46条,问题主要是集中在:没有遵循七天无理由退换货、不退差价、产品质量及虚假鉴定等问题。

  尤其出现假鞋问题来说难以理解,毕竟毒的核心优势就是“验鞋”。毒App数据显示,毒App当前拥有17位鉴定师,截至5月2日,累计鉴定1582万件。其中,人气高的鉴定师日均鉴定数量多达3700余件。这意味着,鉴定师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分配到每一双球鞋上。

  从虎扑的另一个子品牌“识货”与毒App的鉴定师入口界面可以看出,二者日均鉴定量相同,可以看出两款App的鉴定师平台是相通的。因此,毒App显示的是两个平台的数据还是单独平台的数据也无法得知。当用户对鉴定结果存疑,打算更换鉴定平台时,发现还是那几个鉴定师。鉴定师数目的稀少,跨平台化也使得毒App在球鞋鉴定效率发面受到严重制约。

  鉴定工作量大并不能成为存在“假货”的借口,对于电商或者交易平台来说,假货是最大的敌人,加大对球鞋鉴定投入资金,增加球鞋鉴定师,形成在球鞋文化圈里面的良好口碑才是重中之重。对于核心业务为球鞋鉴定与转卖平台,如何建立高效,优质的鉴定团队,未来会成为毒App的主要问题。

  在国外球鞋市场风生水起的StockX,其实就可以成为毒App的学习目标,StockX 现有 2 个鉴定中心和 1000 多名鉴定员,他们都参加了为期 90 天的培训课程。通过加大对鉴定业务的投资,StockX将假鞋比例从2%降低到了1%。由此可以看出,毒App未来的主力目标就是扩大鉴定师数量的同时提升鉴定效率,将平台上可能存在的假鞋比例降到最低。

  在此次融资结束后,通过提升自身的球鞋鉴定技术和标准,毒App急需扭转售假事件带来的公信度降低问题。但一位行业人士分析认为,毒平台难以根除假货,是人工鉴定模式不能保证100%准确的原罪,还是平台有意暂缓增加鉴定团队人数,以此维持更高的交易额和较低的运营成本,还不得而知。毕竟17人的鉴定团队,对于毒每月2亿的交易额来说,并不成合适的比例。

  毒App能否成为男版“小红书”?

  据淘宝发布的2018年“中国男性消费报告”中显示,网络“他经济”正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尤其是以 95后为代表的年轻男性,他们追求潮流、愈发注重颜值、注重健身和养生等,由此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报告显示,2018年以“潮牌”为关键词的搜索量超三亿。

  与女性种草社区小红书类似,毒也有希望成为“他经济”的代表企业。从毒App的产品矩阵中可以看出,它不再局限于球鞋,也开拓出了手表,数码,甚至于模型玩具等产品,从这些产品的偏“直男”属性中可以得知,毒App似乎也打造了自己的男性种草社区。

  但与知乎“CHAO”,头条“新草”等其他男性种草平台不同的是,毒App把握住了男性用户的消费需求。这也解释了为何毒APP能获得部分男性的青睐,却又无法获得非球鞋爱好者的眼光。

  因为对于大部分男性,想影响其购买意愿,专业性显得极为重要:这些比起图文表述、更相信自己看法的用户,只有用专业性的推荐,才能获得男性的购买欲望。

  对于男性的消费特点与消费理念,毒App抓住了男性用户的购物决策习惯:以兴趣和目的为导向,重视对目标商品的了解和介绍。通过潮牌和众多打着直男标签的商品为切入点,再加上毒App平台的社群氛围与社交属性相结合,为有着新消费观念的男性群体提供了种草社群。

  不过毒App是否能成为男版小红书,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目前来看不仅平台假货问题难解,而且球鞋以外业务男性消费品并未发展起来。在未来毒App通过提升用户交互体验,拓展出球鞋以外的男性消费产品,打造出完整的男性种草社区,是其机遇,也是挑战。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和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 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232025#qq.cn(#换@)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 : http://tech.sina.com.cn/csj/2019-05-08/doc-ihvhiqax7311377.shtml
相关文章
  • 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您联系站长处理!
  • Copyright © 2017-2022 F11.CN All Rights Reserved. F11站长开发者网 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31554号-1 | 51LA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