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tup 函数中默认定义的变量并不是响应式的(即数据变了以后页面不会跟着变),如果想让变量变为响应式的变量,需要使用 ref 和 reactive 函数修饰变量。
ref:
1.引入ref
2.使用ref
查阅资料发现:ref底层使用的是proxy代理函数实现双向绑定,proxy 函数必须要接收一个对象,如果想修改 name 的值,需要使用 name.value。(这个很重要的)
reactive:
1.引入reactive
2.使用reactive
更推荐使用ref(当然要分情况的)
???
toRef:
toRefs
基本使用:
选一个使用就可以,不然会很乱
?????
$refs:直接获取到元素对象或者子组件实例
1.在元素中
在元素中绑定一个ref的attribute属性
通过this.$refs就可以调用
在组件中
子组件
父组件调用子组件的对象方法、获取组件实例和元素
ref:ref用于创建基础数据类型的响应式变量(采用复制的方式,修改响应式数据不会影响原始数据,数据发生改变,界面就会自动更新)
1 2 3 |
setup(){ const refA = ref(0) } |
reactive:reactive用于创建引用类型的响应式对象
1 2 3 4 5 6 |
setup(){ const refA = reactive({ name: "LISA", age: "36" }) } |
toRef: toRef接收两个参数target和attr,target是一般是reactive的响应式对象,attr是对象的属性,返回响应式变量(采用引用的方式,修改响应式数据,会影响原始数据,并且数据发生改变)
1 2 3 4 |
setup(){ const object = reactive({ name: "LISA", age: "36" }) const refA = toRef(object, name) } |
toRefs: 将响应式reactive对象转换为普通对象,多用于响应式对象转为普通对象后解构(对象中的数据依旧是响应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
setup(){ const refA = reactive({ name: "LISA", age: "36" }) return{ ...toRefs(refA) } // 相当于return了 name: ref("LISA"),age: ref("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