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分享到

Win11效率模式开启与关闭方法 效率模式有什么作用?

Windows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5-07-30 17:56:59 人浏览
摘要

一些在后台运行的 Windows 进程可能会占用大量系统资源,Windows 11 允许用户对一些进程启用「效率模式」来限制它们对系统资源消耗,为前台进程腾出资源以便优先完成任务。 此功能在早期

一些在后台运行的 Windows 进程可能会占用大量系统资源,Windows 11 允许用户对一些进程启用「效率模式」来限制它们对系统资源消耗,为前台进程腾出资源以便优先完成任务。

此功能在早期 Windows 中被称为「Eco 模式」,但目前已停止使用。Microsoft 现在又将此功能重新引入到了 Windows 11 中,以帮助用户提高计算机性能、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待机。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 Windows 11 效率模式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启用它来加速前台运行的进程。

什么是 Windows 11 效率模式

「效率模式」又叫「「效能模式」」是 Microsoft 在 Windows 11 22H2 中引入的一项新功能,它可以通过限制应用程序对 CPU 资源的占用来提高系统性能并降低总体功耗。该功能其实是 Windows 10 中「Eco 模式」功能的升级版。

  效率模式的创新功能

全新的Windows 11“效率模式”通过降低进程优先级至“低”来实现资源优化,而并非彻底终止进程。这一创新功能不仅有助于延长笔记本的综合续航时间,更在微软长达一年的性能测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测试结果显示,在CPU密集型系统上,“效率模式”下可观察到高达4倍的性能提升,同时资源使用量减少了惊人的76%。此外,该模式还带来了更出色的UI响应,并显著提高了任务管理器本身的处理速度。

推荐阅读:如何配置 Windows 11「电源模式」

效率模式如何工作

效率模式通过限制后台进程干扰用户正在使用的任务来工作。当特定进程启用了效率模式后,会执行如下两项策略操作:

  • 将进程优选级设置为「低」 当一个进程被设置为「低」优先级时,它会按照顺序在进程队列中排队,而具有「高」和「中」等优先级的进程将优先得到处理。这样,效率模式下的进程就不会干扰需要先运行的进程了。
  • 将服务质量(QoS)设置为 EcoQoS EcoQoS 通过「服务质量」软件包来降低 CPU 核心的时钟频率,它可以确保目标应用程序的高效任务继续工作。例如,EcoQoS 可以允许应用程序运行后台任务进行更新、索引等操作,因为这些进程不需要高时钟速度来执行。(应用程序必需使用了 EcoQoS 相关的 API 才能无缝工作。)

「效率模式」可以对单个进程或进程组进行配置。功能启用时,上述两项策略会自动实施,并在「任务管理器」的「状态」栏中以绿色树叶图标进行标识。

无法对 Windows 11 中的所有进程都启用效率模式,有些是系统关键进程,优先级不能更改。

如何启用效率模式

在 Windows 11 中启用效率模式很容易,如果要限制某个应用程序对资源的使用,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进行操作:

1、使用CTRL + Shift + ESC快捷键打开「任务管理器」——通过点击「CPU」「内存」或「磁盘」列中的任意一列,将进程按降序排序。

Windows 11 任务管理器

2、右击要启用效率模式的进程或进程组——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效能模式」;或者选中进程(组)后,点击「任务管理器」右上角的「效率模式」按钮进行启用。

启用 Windows 11 效率模式

如果「效能模式」选项是灰色的,则该进程的优先级无法降低,它很可能是系统关键进程。

3、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打开效率模式。

启用 Windows 11 效率模式

4、启用成功后,该进程旁边的「状态」栏会标有绿色叶子。

查看效率模式启用状态

推荐阅读:如何启用 Microsoft Edge 效率模式

如果某个应用程序已经符合 EcoQoS 和相关 API 的要求,Windows 11 可能会自动为其启用此模式。

Windows 11 可能在系统重启时禁用「效率模式」,需要手动重开。

什么情况下使用效率模式

如果您认为一个或多个进程消耗了过多系统资源,可以选择为其启用效率模式来提高系统性能。

将 CPU 工作负载设置为效率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在我们测试的常见场景中,提升了 14%~76%。

Microsoft

Microsoft 的这份说明基于他们进行的实验,结果呈现在以下图表中:

启用效率模式前后对比

如果正确使用,效率模式可以帮助加速 Windows 11 PC 并降低能耗。您可以同时为多个进程或进程组启用此功能。但是,建议仅在确定不会影响关键系统任务的进程上启用它。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和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 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530232025#qq.cn(#换@)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原文链接 :
    Tag :
相关文章
  • 本站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用户自行发布,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版权,不承担法律责任。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您联系站长处理!
  • Copyright © 2017-2022 F11.CN All Rights Reserved. F11站长开发者网 版权所有 | 苏ICP备2022031554号-1 | 51LA统计